坚持人民生命高于一切 坚决打赢防汛抗洪硬仗 --S20051003李冠男
坚持人民生命高于一切 坚决打赢防汛抗洪硬仗
--S20051003李冠男
前言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多个流域洪水并发,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汛情险情灾情。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灾区群众安危,在防汛抗洪的关键时刻连续作出重要指示、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为做好防汛抗洪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防汛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洪各项工作,坚决打赢抗击严重洪涝灾害这场硬仗,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防汛抗洪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今年以来,我国天气气候形势异常复杂,水旱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特别是南方地区出现持续强降水,安全威胁重,防御难度大。从雨情看,6月以来,全国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1%。南方地区降雨集中,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3%,其中中下游偏多59%;淮河流域7月中下旬连续出现五次强降雨过程,累积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71%;太湖流域梅雨期比多年平均多18天,梅雨量较常年偏多1.4倍。雨区重叠度高,6月以来,安徽、上海、湖北、重庆降雨量为历史同期最多,江苏、浙江、河南为历史同期第二多。从水情看,截至8月11日,全国有610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较多年平均偏多80%,其中179条超保证水位、52条超历史纪录。大江大河洪水并发,洪水量级大、持续时间长,长江、黄河、淮河及沂沭泗水系沭河、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太湖共发生12次编号洪水。长江先后发生3次编号洪水,形成流域性大洪水,干流监利以下江段全线及洞庭湖、鄱阳湖长时间维持超警戒水位;淮河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正阳关以上发生区域性大洪水,王家坝、正阳关最高水位均列有实测资料以来第二位;太湖发生流域性大洪水,自6月28日超警戒水位,7月17日突破保证水位,最高水位达到4.79米,列有实测资料以来第三位。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异常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聚精会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超前部署、主动出击、科学防控,有力有序有效防御洪水灾害。
紧盯三大突出风险,超前作出安排部署。未雨绸缪,下好防汛“先手棋”,方能牢牢握紧防汛主动权。深入总结防汛工作的历史经验教训,认真查找防汛领域存在的“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把超标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作为防汛工作重点防范的“三大风险”,分别召开专题会议逐一作出部署,明确具体防范措施,打好有准备之战。针对超标洪水风险,在主汛期到来前编制完成大江大河、重要支流和重点防洪城市超标洪水防御预案,制定洪水防御“作战图”,确保一旦发生超标洪水能够有序应对,不打乱仗。针对水库失事风险,严格大中型水库汛限水位监管,以推动实现“有人、有制度、有方案、有预案、有监测预报设备”为重点,提升小型水库安全管理能力。针对山洪灾害风险,开展2076个县山洪灾害防御人员培训和演练,根据监测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指导基层地方政府按照“方向对、跑得快”的要领,组织做好人员转移避险。
滚动监测预报预警,有力支撑科学决策。聚焦提高洪水预报能力,强化江河洪水预报及工程调度运行信息的共享和耦合,扎实推进预报调度一体化。加强强降雨过程会商,实现实时雨量、雷达测雨及短期临近精细化降雨预报信息共享,努力延长预见期。在应对今年长江3次编号洪水时,加密三峡入库流量反推监测频次,每2小时报告一次,为长江水库群联合调度提供科学依据;在应对今年淮河1号洪水时,增加王家坝等重要控制断面的监测频次,每6分钟报告一次,通过“以测补报”进一步提高关键期洪水预报精度。确定中小河流、中小水库洪水预警指标,明确预警对象及范围,加强预警发布平台建设,拓宽预警发布渠道,加大媒体传播力度,提醒社会公众避险自救。
二、坚定做好防汛抗洪工作必胜信念
防汛抗洪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我国防汛抗洪工作拥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面对洪涝灾害的严峻考验,我们有信心夺取防汛抗洪工作的全面胜利。
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夺取防汛抗洪胜利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擘画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为做好水旱灾害防御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7月17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救灾工作。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主动协调,形成了防灾、减灾、救灾的强大合力。这种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防汛抗旱领导体制充分展现了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组织优势。
“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是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的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确立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理念,强调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这一科学理念,为做好防汛抗洪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深入贯彻落实这一科学理念,以防为主、关口前移,针对今年防汛工作面临的雨情汛情等不确定因素和水利工程薄弱环节,提前作出安排部署,组织开展汛前检查,指导督促各地从思想、责任、预案、组织、队伍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实践证明,坚持以防为主、把防的工作贯穿始终,通过实施有效的防御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洪涝灾害风险,守住水旱灾害防御的底线。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贯穿防汛抗洪全过程的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防汛救灾工作要“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必须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作为评判防汛抗洪成效的决定要素,坚持趋利与避害结合,确立了“超标洪水不打乱仗,标准内洪水不出意外,水库不因工作不到位造成失事,山洪灾害不出现群死群伤”的工作目标,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始终紧紧盯住人民生命安全开展工作,充分发挥防洪预案、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体系作用,及时发布预警,提前转移危险地区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完善新时代防洪方略。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新理念,适应江河流域洪水新特点,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和区域发展功能定位,分级分类完善防洪标准,明确不同标准洪水的防洪思路和举措,完善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和防范化解应对策略,强化洪涝灾害社会风险管控。
补齐防洪工程体系短板。针对今年汛情暴露的薄弱环节,全面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优先补齐补强病险水库、中小河流、山洪灾害防治等薄弱环节,加快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防洪达标建设,实施一批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加强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和沿海防台防潮能力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
深化信息技术运用。综合采用大数据、卫星遥感、导航定位等新技术,加强洪水预测预报、水库联合调度、风险损失评估、应急响应处置等信息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江河洪水监测预报和调控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水旱灾害综合防治能力。